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發出《關於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有關問題的通知》,將放開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鼓勵社會辦醫。(4月10日《新京報》)
  設備比肩三級醫院,卻只能按二級標準收費;從三級醫院請來知名專家出診,掛號費卻只能按二級標準收費;瞅準個性化醫療服務商機,卻由於沒有收費標準擱淺……這是媒體記者在採訪一些民營醫院時管理者給他們倒出的苦水。
  長期以來,民營醫院雖然在經營主體以及管理方面都實現了充分的“民營”模式,但是在服務收費的定價上,因為我國民營醫院醫療服務價格一直採取參照同級別公立醫院標準收費的方式,如果需要新增收費項目,就必須層層報批,而事實上,這種對民營醫院實行嚴格的層層報批的“傳統”管理模式已經嚴重限制了民營醫院的活力,所以放開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勢在必行。
  民營醫院雖然在中國發展起步比較早,但是發展規模卻一直處在比較弱小的規模,服務的數量只占到整個醫療服務市場的10%左右,這中間的原因就是與相關部門對民營醫院嚴格的服務價格管制有關,因為民營醫院都是風險投資,當投資人不能決定投資實體的服務價格的時候,當完全市場化的風險投資遭遇“政府指導價”的時候,恐怕再穩慎的投資都會撤退。
  有些人認為,放開價格管制之後,恐怕民營醫院的服務價格會出現井噴式的增長,會讓更多的人看不起病,這種擔心其實也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所有參與到為老百姓提供醫療服務的機構都面臨共同的服務對象,如果民營醫院在某些領域的服務價格過高,老百姓也不是傻子,他們完全可以選擇具有相同服務而價格比較平民的醫院去就診。
  另外,在當前的醫療保險制度框架內,大多數參加醫保的民營醫院在醫保費用支出方面實行的醫保費用總額控制,也就是說每年地方醫保機構切分給民營醫院的醫保金蛋糕就那麼大,如果說在相關的服務價格方面漲價太高,那麼醫保費用很快就會用完,如果沒有醫保支撐,想有一個穩定的患者群體就診,恐怕有相當的難度,因為大多數基本疾病的診療還是要靠醫保來報銷的。
  當然,服務價格完全放開之後,我們也不能排除個別民營醫療機構借助某項技術優勢和專長大幅度提高診療價格,這就需要醫療衛生監督部門加大監督和執法力度,對於那些嚴重背離市場服務價格、謀取暴利的醫療服務機構要進行監督和檢查,規範其醫療行為。
  長期以來,公立醫院“以藥養醫”的現象備受詬病,此次放開對非公立醫院服務價格的管制,也有利於讓公立醫院產生危機感,增強競爭力,讓老百姓享受更加實惠的服務。所以總體上看,這項改革,利大於弊。(王麗)  (原標題:民營醫院放開價格管制利大於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02chgk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